江门市人大通报表扬2021年度人大代表优秀建议 “金点子”让农村学校告别“柴火灶”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是其依法履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具体体现。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代表建议内容和办理“两个高质量”,创新开展“金点子”建议评选工作、通报表扬年度优秀建议,大大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江门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暨第七次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评选2021年江门市人大代表优秀建议暨“金点子”建议的报告,对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及闭会期间的258件代表建议中脱颖而出的10件2021年度优秀建议进行通报表扬。其中,《关于农村学校“柴火灶”改造的建议》被评选为年度“金点子”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人大代表优秀建议反映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办理后取得较好实效,充分发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
一个“金点子”
让农村学校“柴火灶”得到升级改造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邀请了多名市人大代表围绕“农村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开展专题调研。其间,代表们发现台山、开平、恩平地区部分农村学校厨房建设滞后,有少数农村学校食堂仍存在“隔墙烧火”,使用“柴火灶”,不仅卫生状况堪忧,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在有师生900多人的开平市龙胜镇龙胜小学,大部分学生中午需要在学校食堂就餐。该食堂修建于10多年前,当时设计的“柴火灶”因经费不足一直未能进行改造。这样的“柴火灶”,当时存在于全市21所农村中小学,代表们要求改造的意见十分强烈,雷锦丽、叶建宏、方海英等19名代表纷纷提出了改造农村学校食堂的相关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将改造农村学校“柴火灶”、改善食堂卫生情况的有关建议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第三批民生“微实事”项目集中办理,以“代表提、政府办、人大督”的形式,短、平、快推动落实。很快,市本级财政安排了397.85万元专项资金,全额支持21所农村学校进行“柴火灶”升级改造,并购置蒸饭柜、消毒柜、冰箱、保温炉等设备,整体提升农村学校厨房工作条件和环境。至去年10月底,“柴火灶”升级改造项目全部完工。凝聚代表力量的“金点子”彻底改变了农村学校柴火煮食的落后面貌,让6000多名师生吃上安全、放心的热饭菜。
一颗为民心
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建言献策
代表建议是群众所思所盼,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10件获表扬的优秀代表建议中,不少与教育有关。如,市人大代表关慧娜围绕小学生课后托管难问题建言,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或向家长适当收费等方式进行校内托管。市教育局吸纳其大部分建议,从去年9月1日起在全市公办小学实施校内课后托管,解决了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
围绕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骆昌云代表建议升级建设学校食堂“互联网+智慧监管”阳光餐饮工程,推动监管模式由政府部门单一监管向社会、师生、家长多元监管转变;袁国良代表聚焦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议……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去年,我市15个高考考点学校的食堂率先完成改造,实现AI智能抓拍、食品安全自查等智慧监管功能,保障了高考期间考生食品安全;强化与港澳职业教育合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内容被写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
此外,叶建宏代表提出的《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及老商业圈的活化利用的建议》、梁汉文代表提出的《关于兴建下沙—堤西人行天桥,促进一河三岸融合发展的建议》、陈永恩代表提出的《关于精准扶持“三品一标”企业,助力侨乡农业龙头骨干,使侨乡江门成为大湾区的“农业特区”的建议》、李服结代表提出的《关于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谭向建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电信诈骗力度,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建议》和潘健军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助企大联动工作机制,帮助我市企业抗击疫情渡难关的建议》,或聚焦地区发展、城市规划建言献策,或反映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我市相关方面的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均被评为优秀建议。
代表履职不仅要发挥脑力、笔力建言献策,更要发挥眼力、脚力收集民生诉求,促成实事落地。根据今年市人大代表的活动计划安排,代表们将聚焦“六大工程”,对我市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大型产业园区建设情况及“港澳融合”工作情况、华侨华人“四个国家平台”建设情况等开展专题调研,并更多地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到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重要活动中去。
“我们将把通报表扬人大代表优秀建议、评选‘金点子’建议作为人大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组织评选,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做实做好这项工作,发挥人大代表的主观能动性,为江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江门日报记者/梁佳欣 通讯员/区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