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5日在江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 梁清兆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在中共江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改革这一主题和发展这一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我市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侨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把方向、谋大局,毫不动摇加强人大建设,不断增强制度自信
去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暨江门市人大常委会设立35周年,常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强理论学习,举办系列纪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思想组织上保证了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
把握新精神,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及时主动地把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贯彻落实到人大各项工作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结合江门实际,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法治江门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常委会各项工作。
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组织召开了我市纪念人大成立60周年暨江门市人大常委会设立35周年座谈会。会议全面总结我市人大工作35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从法治、监督、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增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使命感,理清了新形势下做好人大工作的思路,为发展我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
推动新发展,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常委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履职,积极推动发展,确保市委的决策部署和推荐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一年来,共向市委报送专题报告10项,使市委全面掌握人大工作;听取“一府两院”专项报告11项,开展执法检查2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6项,推动市政府有效落实市委工作部署;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4人次,切实保障了国家机关正常运作。
二、抓改革、助跨越,大力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常委会紧扣事关江门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找准着力点,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推进全市重点工作。
让审批效率更高。简政放权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常委会把加快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去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市区、市直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学习考察兄弟省、市行政审批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借助“外脑”,聘请省行政管理学会专家“把脉问诊”,形成近五万字的《江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报告》,报市委决策参考。针对我市目前行政审批主要存在的责权、流程、监管等不到位的问题,常委会在专题审议中要求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削减审批事项,健全监管制度,实现流程再造,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让项目建设更快。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常委会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全力推进。听取审议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召开“一府两院”工作情况通报会,专门听取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开展对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专项督查,组织省、市人大代表视察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审议批准加快江门大道及配套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全力支持我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让科技创新更强。为发挥好科技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常委会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专题审议中,提出要优化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引进技术人才,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意见。同时,针对我市科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常委会形成专门调研报告,引起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批示有关部门认真办理落实。
让财政监督更严。着力加强全口径预决算监督,组织预算委员会和财经咨询专家对预算安排集中审查,提前介入预算编制;首次在市人代会上对政府全口径预算进行审查和批准;开展对6个市直部门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跟踪监督,促进部门更加科学合理执行预算;听取审议市本级年度财政预决算等执行情况报告,加强部门预算监管,推进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将财政决算及审计报告予以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三、察民情、顺民意,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社会关切和群众呼声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注人居环境。近年来,我市空气质量问题引起了广大市民高度关注,常委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督促政府完善规划,健全机制,加强执法,提高空气环境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市政府高度重视,与各市区、有关部门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出台了《江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4-2017)》。对潭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及市区山体水域保护利用决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开展林业生态建设调研,并对存在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提交调研报告。
推进城乡发展。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情况的报告,明确提出完善机制,创新思路,抓好产业扶贫,在巩固“输血”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提升“造血”能力上来。组织省人大代表视察扶贫“双到”工作,积极争取省的关注和支持。开展幸福新农村建设调研,推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优化农村宜居环境。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促进农村教育、医疗、环卫、社保等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
督查民生实事。围绕“创文”工作的“五大惠民工程”和“八大整治行动”,常委会通过明查暗访等方式开展了为期四个多月的专项督查,组织代表约见市长(局长),提出切实解决创文短板、建立长效机制的意见。同时,常委会领导成员多次深入各自创文联系点,开展督导工作。对华侨农场危房改造工作进行督查。加强对市政府承诺的民生实事的跟踪督办,10大类26项民生实事全部办理完成,推动改革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广大群众。
四、重法治、促公正,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推进法治江门进程
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要求,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常委会积极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着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深入推进司法公正。常委会听取审议市检察院关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简称“两法衔接”) 工作情况报告,要求理顺机制、明确责任,深化联动,加快“两法衔接”工作。市委政法委对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和调研报告高度重视,接连召开两次联席会议进行部署、推进这项工作。跟踪督促市中级人民法院落实有关法官队伍建设整改工作,开展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及创新执行情况的专题调研,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深入推进法治创建。在评为全国、省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常委会下发了《法治广东五年规划》评估参照标准和责任分工表,加强督导,深入推进法治创建工作。蓬江区法院、梁启超故居荣获全省法治文化创建示范点,全市共有73个镇(街)按照省标准开展法治创建工作,“法治惠民江门模式”在全省推广。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推动建成84个镇(街)、村(居)法治文化小广场,举办11期“法治在线”,开展“12 4”首个国家宪法日暨法治江门宣传教育周活动,使宪法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深入推进备案审查。按照《江门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认真开展备案审查工作。一年来,共备案审查市政府报送的规范性文件12项。加强指导,积极推进基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去年蓬江、台山、鹤山等三个市、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备案审查办法并有效开展了相关工作,促进了全市备案审查工作的深入开展。
深入推进信访工作。为推动《广东省信访条例》有效实施,常委会广泛开展宣讲活动,普及到全市每个镇(街)。选取恩平市作为信访工作试点,多次实地指导,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符合江门实际、便民高效的运用法治方式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同时,认真做好信访处理工作。一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31件192人次,督办重点信访案件76宗,全部依法按时处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强基础、增活力,积极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常委会坚持代表主体地位,认真研究和改进代表工作,着力为代表行使职权创造条件,激发代表活力,发挥代表作用。
在加强代表联系上下功夫。加强常委会与代表联系、代表与选民联系(简称“双联”)是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过去一年,常委会在继续开展好组成人员走访代表活动的基础上,着力在全市推进代表联系选民工作。比如蓬江区将市人大代表的姓名、单位、电话等予以公示,方便群众联系,江海区实行市人大代表定期定点接访群众制度,恩平开展市人大代表“回娘家”活动等,密切了代表与群众联系。依托“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每周安排人大代表轮值,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一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共有595人次参与接访群众,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在激发代表活力上显力度。一是加强代表培训。采取以会代训、代表小组长重点培训、省代表专门培训等方式,共培训代表450人次。二是努力拓展代表活动领域。除做好代表视察、约见市长等常规工作外,积极组织代表参加法院见证执行、旁听庭审活动,监督公务员招考面试等工作,推荐代表担任各系统的行风评议监督员,拓宽了代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范围。三是强化代表建议督办工作。认真落实代表建议办理联席会议机制,积极协调承办单位与代表面对面沟通,着力加强代表建议“不满意件”的跟踪落实,努力化解“重答复轻落实”难题,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在发挥代表作用上见实效。为发挥好人大代表在各行各业中的模范带动作用,常委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出了“五个一”工程(提出一条促发展改革的建议、引进一个好项目、推广一项新技术、反映一个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推动一件改善民生实事的落实)。一年来,得到了全市4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共提出促进改革发展建议300条,引进好项目(含增资扩产)111个,推广新技术50项,反映群众“四最”问题302个,推动落实民生实事276件,有力促进了全市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在争取省的项目和资金上,常委会先后两次组织省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其中加大中技教育投入、佛开高速扩建工程等代表建议得到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和支持,我市中职学校每年获得省财政竞争性分配资金达4000多万元,占全省该项目总额的近1/8。
六、转作风、提素质,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入学习,查摆问题,严整肃改,完善机制,有力促进了机关作风建设和履职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学习教育抓提高。常委会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系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邀请党建专家作专题讲座,参观新会周总理纪念馆、党史展览,观看《基石》、《焦裕禄》等影片,组织机关干部到对口扶贫点开展党日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和大局意识。
作风转变增实效。常委会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深刻查摆“四风”问题,一句一句理、一条一条改,力求在整改中取得成效。比如对多年提、反复提、一直未得到解决的人大代表建议,实行集中督办,14条建议得到有效办理。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视察、调研活动40多次,提出调研报告21篇,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制度建设促完善。为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常委会从制度入手,制定、修订了《人大代表定期接待走访群众的联系机制》等11项制度,并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促进了作风改进的常态化、长效化。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法治建设的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处理监督和支持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摸索;代表蕴藏的潜力和热情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监督实效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等。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的部署,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开展工作,为我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以法治为上,进一步促进公平正义。积极做好地方立法准备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新《环保法》、《预算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促进法律法规顺利实施;针对司法领域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专项监督,推动建设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加强法治宣教工作,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管理,依法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
以发展为要,进一步推动提质增效。坚持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全力推动政府加快改革步伐、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等,为建设幸福侨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民生为本,进一步维护群众利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听取民意,充分反映各方意见,继续加大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及社会重大关切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努力推动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社会和谐。
以服务为重,进一步激发代表活力。认真开展好闭会期间的各项代表活动,切实做好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工作;继续抓好代表培训,推进代表“双联”工作;积极探索推进建立镇(街)代表工作室试点;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完善办理机制,提高办理质量,进一步提升代表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以素质为先,进一步提升履职水平。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常委会及其机关的思想、队伍、作风、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常委会依法履职能力,提高人大机关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推动侨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再立新功!
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
2015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