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7078号人大建议座谈会
为推动江门市人大十五届第七次会议7078号提案《关于加强五邑银信宣传、保护和活化的建议》顺利办理,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2021年市党政领导牵头督办重点建议提案的工作要求,6月22日,江门市委宣传部召集有关单位领导召开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市人大科教文卫工委主任齐丁民,市人大代表罗达全,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刘进和有关单位领导出席会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林贵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人大代表建议和会办单位办理工作情况。陈冀指出,侨批是江门不可复制,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化遗产,近年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市委宣传部牵头,协同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侨批保护活化,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巧推介,实现“四个升华”,工作成效有了较大提升,共同推动侨批走出江门、走出国门,努力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范例。
一是高位推动实现理念升华。一直以来,江门坚持党委领导,聚焦重点任务,走进高层视野。在2020年组织召开了江门市侨批活化推进会后,江门市出台《江门市侨批保护活化工作方案》。市委有关领导还在《南方日报》撰文《做好侨批保护活化大文章》,对侨批保护活化工作进行系统阐释。今年以来,省委领导张福海、陈建文同志先后批示,对江门活化侨批资源给予肯定。4月9日“家国情怀寄尺素——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走进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中国文联党组成员胡孝汉,中国侨联顾问黄军军、唐闻生以及中央部委、北京当地党政机关、广东省有关部门领导到场参观,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是分类研究实现价值升华。2020年12月,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广东省档案馆、五邑大学等共同举办了“侨批文化与华侨精神研讨会”,并依托五邑大学华侨文化研究院专业力量,邀请国内外有关侨批银信专家、学者和民间收藏家、爱好者共同参与,成立侨批文化保护活化研究中心。目前正积极开展《五邑银信集成》编纂工作,深度推进五邑银信资源向学术研究成果高质量转化。随后,江门开设“侨心梦圆”故事汇,编印“党史邑事会”微图书,积极利用侨刊乡讯、海外侨团网络交流、组织宣讲会等形式,推动广大侨胞在学习侨史中为共圆中国梦凝心聚力。
三是综合保护实现内涵升华。目前,我市通过采取“展、存、创、传”相结合手段,积极推进侨批活化保护利用。已建成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台山华侨文化博物馆等4个综合性华侨博物馆,完成台山银信广场、蓬江区银信长廊等一批主题化景观改造,活化了台山三益碉楼银信博物馆等一批民间银信收藏载体,初步形成了“银信博物馆群”构架;江门市博物馆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做好馆藏银信资料管理和开展数字化利用工作,初步建成“五邑银信多媒体数据库”;通过举办“少年中国说”,将银信作为深化粤港澳台以及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交流的媒介,并将银信文化纳入高校侨乡文化通识教育;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文化创意设计手段,推出银信主题新媒体产品、文创手办、侨批台历书签等;积极培育一批熟知侨批故事的讲解员队伍,并成功建立了江门市文物博物系列中级职称评委会;加强与港澳文物修复社会组织合作,成立纸质文物修复实验室,培训组建具备独立修复银信档案资料技能的技术团队。
四是强势宣传实现传播升华。成功搭建了中央媒体支持、省内主流媒体重点参与、本地全媒体联动宣传的融媒体宣传矩阵;成功邀请中央电视台制作纪录片《跨越山海的家书》,并安排首集播出江门五邑银信专题,吸引中央及海外媒体报道,助力“侨批就是江门”被成功标签。
罗达全代表对市委宣传部建议办理进度、主会办情况、座谈会效果均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