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聚焦中小学生体质健康 让孩子在运动中健康成长
江门市新会陈瑞祺中学学生在校园运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
2007年,随着中央7号文件的出台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中小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园中蔚然成风。那么,近年来我市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如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如何?
近期,聚焦我市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调研组实地前往我市各中小学深入调研,并与有关部门、家长代表等积极交流探讨,协商共议如何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健康成长。
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年提升
身着校服的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慢跑,跑了10多分钟后,不少学生又赶到一旁的引体向上器械区进行“加练”……每天9时15分,江门第一中学景贤学校的学生会一起到操场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这样的场景,近年来每天都在我市各中小学校园内上演。
“自从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后,我市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落实‘两操两活动’制度,每天上午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韦健宁介绍,目前全市中小学校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已成常态。
以江门第一中学景贤学校为例,该校每天上午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约半小时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运动方式为跑操、障碍跑接力等,同时,鼓励学生于16时30分至18时期间,自愿参与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在体育课上,我们会设置多层次的运动方式,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该校体育老师邱老师说。
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调研组在调研中还了解到,目前我市每年会举办一次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评选,还会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象棋等10项学生体育比赛,大部分学校都成立了体育代表队。在课后服务期间,学校开展的各类体育社团活动内容十分丰富,绝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1到2项体育技能。
学校重视体育,让体育教育形成良性循环的同时,也让我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实现快速大幅提升。省教育厅抽测数据显示,自我市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后,2019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3.96%,2020年提升至50.69%,而2021年更是达到63.89%,排在全省前5名,3年提升幅度近40%。
委员建议提升学生体育运动质量365买球怎么玩_365bet是什么公司_365真人注册
尽管阳光体育运动已在全市深入推进,学生体质也在持续增强,但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学生近视低龄化、超重肥胖问题仍然凸显。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在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问题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意味着每5个儿童青少年中约有1个超重肥胖。
“学生近视是近年来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目前小学三年级学生近视检出率增幅明显,随着年龄增大,近视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到高中阶段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当前学生超重检出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市政协智库专家、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郑南才坦言,除了用眼过度、营养不均衡之外,缺乏运动和体育锻炼与这两种常见病关系密切,“这两种学生常见病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方面,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另一方面,近视率和肥胖率也在上升,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市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仍有提升的空间?
“在走访学校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市很多学校都能完成让学生锻炼‘1小时’的目标,但这个‘1小时’是否能做到有质量、有内容,真正让孩子增强体质,就没办法简单而论了。”市政协委员、蓬江区农林双朗小学副校长潮向阳建议,在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时,应注重提升体育运动的质量,例如通过打造特色运动项目、邀请专业教练或运动员定时到学校参加公益授课等形式,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和体育运动质量,真正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快乐成长。
文字来源:江门日报社记者 皇智尧